因為這兩天要去參加股東會,早上花了一些時間想幾個要問的問題
也因為這樣又重複讀了幾分財報,對之前買進時沒那麼在意的議題進行更仔細的研究,結果也發現之前沒發現的點
就這個新發現列了一個題組的問題,先寄給發言人(剛開始投資的時候,我會寫信也會電訪,但這兩年大概只寫過兩封信)
發言人很快就回覆了,直接跟我要電話打過來。一接通就先問我怎麼注意到這些問題,想說是不是同業。說這些問題不建議在會議上提出,所以用電話回覆我
聊著聊著就過了 20 分鐘,問題都被很好的回覆,還說了很多我太不可能從財報上找到的細節
前幾天朋友問我為什麼說過對財務數字的確定性遠高於對商業模式好壞的判斷。我現在是這樣認為:很多東西看財報就可以比沒看財報的對手知道更多、認真看財報又可以比沒這麼認真看財報的對手知道更多
我現在的好想法都源自財報,但不一定是數字,也可能是一段文字,我再對其更深入挖掘,很常就發現潛在的價值